七月的時候把NHK大河劇《花の乱》看完了。
日文版維基說這是為了平安建都1200週年的紀念映象作品。用這樣的角度來欣賞劇中京都與室町幕府的風華,那就更為有趣。這是因為,全劇給我的感覺,除了平安京的夢幻,還有一種「人間即地獄」、「都城乃修羅場」的無力感。應仁之亂與經濟制度變革造成生靈塗炭,而且這些痛苦還是觀眾認同的主角們造成的。如此的主調,的確會造成收視率的低落。這樣的感覺來紀念平安京,NHK的想法真的很特別。不過,做為唯一室町時代中期的大河劇,它仍然很有價值。
最後,還是要佩服日本人對時代劇的考證。這不只是砸錢就做得出來的東西,還需要很多的學術研究,以及對細節的堅持。我在大河劇《北條時宗》一閃而逝的鏡頭中看到,忽必烈案頭的書本上有類似算學家李冶《測圓海鏡》中「圓城圖式」的圖案,大河劇《平清盛》裡面則看到籌算。本劇中主角日野富子,因為要塑造她愛財的形象,兩度讓她也使用算籌做計算,而且算板上有「實、從、廉、隅」這些文字,這些詞彙都是東亞古算中進行開方與解方程式時所使用的位置名稱。雖然當時的日本如何使用籌算,研究上看到的證據很少,但是那些畫面真的很讓我佩服日本人對各種細節的堅持,即使那些細節大概只有少數人會欣賞。
日本算籌放在如圖中帶格子的算板上使用
圖片來源: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Counting_board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