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 15 March 2013

對戰優質率 (Team Quality Balance)


本屆經典賽,讓台灣球迷認識一個在國際棒球界才使用大概才三四年的概念,就是「對戰優質率」(Team Quality Balance)。當兩隊或兩隊以上勝率相同,需要做出排名時,就會計算對戰優質率。在經典賽B組預賽時,由於台灣、韓國、荷蘭均為兩勝一敗,但只有兩隊能晉級八強,所以必須計算這三隊互相之間(也就是不管第四隊澳洲)的對戰優質率。公式是:

(對戰得分÷總進攻局數)−(對戰失分÷總守備局數)。

你會問,總進攻局數與總守備局數不是一樣嗎?每場不都攻守各九局嗎?為什麼不把這兩個數字消掉直解比較得失分差就好了?這是因為,如果後攻球隊在九局上半打完仍然領先,那麼九局下半就不用再進攻,比賽結束。因此,你的進攻局數會少1,守備局數不變,計算TQB會比只計算得失分差更有利。

考慮跟得失分有關的排名方式,會增加比賽的精彩程度,因為球隊不只會在乎輸贏,還會注意要多得分少失分。即使在勝負已定的比賽後段,雙方仍然不會放棄比賽,因為或許1分的差距就會攸關晉級與否。這次在台中的B組預賽就是一例。

台灣在小組預賽計算對戰優質率後排名第一,荷蘭第二晉級,韓國則為第三被淘汰。而在八強戰,台灣與義大利分別是兩組中最先被淘汰的球隊。兩隊因為沒有交手,各自計算五場比賽的TQB之後,義大利還是正的,台灣因為對古巴失分太多,TQB小於零。用對戰優質率來排的話,台灣最後的名次就是第八名。

全球體育職業化的風潮如果不變的話,這些精細的統計數字會不斷地出現,為單純的競技帶來更多有趣的場邊話題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